
本節課,牛云老師通過對七位傳統營銷學理論大師的講解,深入剖析定位營銷學的功能和弊端,并且分析了中國本土營銷學的發展現狀,以及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傳統企業面臨的新挑戰,進而引出現代營銷學——技術營銷學,并深入闡述了現代營銷學在品牌塑造中的作用。
第一大板塊:世界營銷學的歷史回顧
1.七位傳統營銷理論大師分析
①麥卡錫4P理論;②里夫斯USP理論;③科特勒整合營銷;④競爭戰略之父波特;⑤廣告教父大衛·奧格威和他的經典營銷案例;⑥定位營銷學之父特勞特;⑦舒爾茨全域整合營銷理論。

2. 定位營銷學、廣告和消費者三系
廣告像一面墻,定位營銷學在墻的這一邊,消費者在墻的這一邊,傳統營銷學理論下,無論誰做什么樣的創意,最終都用這面墻把它擋住了,消費者到底看沒看這個廣告,看了之后到底買沒買,以后會不會再來買,買了之后他能不能去做品牌口碑傳播帶來更多的客戶?一切都被擋在了墻的一邊。我提出“新廣告新營銷新策劃”用“新”穿破這道墻,直接到達后面的所有的消費者。
3. 技術營銷學的優勢和具體功能是什么
移動互聯網時代下,中國有了誕生本土營銷學的土壤,任何一個營銷學體系、廣告傳播學體系,都是把客戶從原有的消費群落當中吸引到我的消費群落當中。一切的營銷都是原有資源的再分配。牛云老師創造了技術營銷學,能夠救傳統企業不被新的生產力要素摩擦,開發產品的所有的功能可以完全取代美團,但是卻能構建企業自己的私域,打通線上線下的互動營銷。

第二大板塊:現代營銷學在品牌塑造當中的作用
1.利用廣告技術營銷工具,構建私域流量。傳統營銷學已經到達頂點,遇到了巨大的瓶頸,突破這個瓶頸要靠技術,將移動互聯網技術傳化為廣告技術營銷工具的認知和手段。
2.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營銷是從有形轉化為無形。信息技術是無形,互聯網就是無形。所有的傳統營銷穿透不了這個壁壘,現在用技術手段能進來。
3.品牌的價值從過去的視覺識別迎來流量識別時代。傳統的品牌從過去傳統營銷學定位營銷學當中的VI視覺識別,現在開始進入到信息化時代營銷學,叫做流量識別。

4.一切可控的互聯網元素皆是流量。當有形思維轉化為無形思維之后,當有形產品轉化為無形產品之后,所有能夠用互聯網所控制的元素,到最后都是流量的轉化。傳統企業會陷入另外一個陷阱——流量陷阱,就是片面的把消費者理解為流量。
結語:本節課牛云老師對營銷做了進一步的講解,通過對傳統營銷學的剖析來引出現代營銷學技術營銷學,引出中國的本土營銷學,借助技術營銷的創新思維,賦能傳統企業實現轉型升級,擺脫“流量陷阱”,以技術營銷手段尋找到涅槃重生的力量。